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673|回复: 0

《老娘舅》[李九松/陈国庆/陈国庆/毛孟达/姚琪儿] 900集左右

gaolian发表于 2021-10-19 01:00:00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
您需要登录账号才能看到图片及隐藏内容,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

导演: 屠耀麟

编剧: 王辉荃 / 洪靖慧

主演: 李九松 / 陈国庆 / 陈国庆 / 毛孟达 / 姚琪儿

类型: 剧情 / 喜剧 / 家庭

制片国家/地区: 中国大陆

语言: 上海话

首播: 1995-09-01

单集片长: 30分钟

又名: 老娘舅和儿孙们 / 老娘舅和邻居们



老娘舅的剧情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
  海派室内喜剧《老娘舅》栏目自九五年九月开播至今已有十二年的历史。该栏目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秀滑稽戏、影视表演及戏曲表演特色于一剧,以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为宣传宗旨,以室内喜剧为载体,以贴近生活、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为创作定位,以和社会同步为发展目标。节目制作精良,艺术性强,社会、经济效益双佳。该栏目自开办以来,深受电视观众喜爱,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,俨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一道美味、独特的开心果。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《老娘舅》本着与时俱进的宗旨,不断改版、更新,先后经历了弄堂篇、家庭篇、社区篇、儿孙篇,在留住老观众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,成为一个常办常新的栏目。

  (一)弄堂篇

  1995年9月创办海派喜剧集锦《百家心·老娘舅系列》。该剧以石库门居民区为背景,以上海市民生活的变化和矛盾为创作素材,以“老娘舅”这个在江南地区倍受人们尊敬和热爱的人物为偶像载体,实景拍摄,两周一集。播出后,收视率直线上升,超过了同期许多优秀的电视剧。

  (二)家庭篇

  为扩大节目影响,在上海本地形成一个能与北派《我爱我家》等情景剧抗衡的上海方言喜剧,1998年7月,一个直接以“老娘舅”命名,以其家里老中青三代人为主体的海派室内喜剧《老娘舅》应运而生,节目一经播出,立即在上海荧屏上形成一股小旋风,收视率更是创下了23.61%的纪录。

  (三)邻居篇

  本世纪初,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所谓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,大批新颖的社区拔地而起。为了反映上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,因此,《老娘舅》与时俱进,改名为《老娘舅和邻居们》,2000年7月改版播出,收视率名列前茅。[]

  (四)儿孙篇

  2002年10月,进入新世纪的上海更呈现出勃勃生机,播出八年的《老娘舅》由于观众的厚爱,毅然再度扩容改版,由每周一集改为每周两集,改版使《老娘舅》更具年青、时尚、新闻、娱乐的特征。于是,一个全新的《老娘舅和儿孙们》的海派室内喜剧即刻呈现在观众面前,依旧得到观众的欢迎并保持了8%(AC尼尔森)的高收视率。

  2006年,应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,《老娘舅》进行了扩版,由每周两集增加到每周五集。在保持原有特点同时,进一步强调节目的年轻化与国际化。具体表现在节目名称改为《老娘舅的儿孙们》,重点将落在老娘舅那些长大成人的儿孙们身上。除保留故事原有重要人物外,将吸收大量年轻、有潜力的演员如戏剧学院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,沪剧院、越剧院的年轻花旦,力捧他们成为新一代《老娘舅》的偶像,创作重点也不仅仅在邻里间的家长里短,而是更多的关注年轻一代的工作、生活以及与外界的交流。

  可以这么说,《老娘舅》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上海在前进,反映了改革开放、城市建设带给上海人民的改变。与时俱进使《老娘舅》这个节目成为海派室内喜剧中的常青树。




下载地址: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
<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投诉/建议联系

xm520vip@gmail.com
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复制和建立镜像,
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  • 关注公众号
  • 关注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01-2025 灵歆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|网站地图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进入小程序页面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