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请按 Ctrl+D 收藏方便浏览
地址发布页
VIP会员开通
投稿合作
切换到宽版
门户
Portal
资源中心
BBS
导读
Guide
新人指引
群组
Group
地址发布页
勋章商城
邀请码
登录
立即注册
灵歆论坛
»
资源中心
›
深度美文
›
风水│命理│相术
›
中国五千年跳不出的5大历史定律,更是人生定律! ...
返回列表
发布新帖
查看:
661
|
回复:
0
[命理哲学]
中国五千年跳不出的5大历史定律,更是人生定律!
梦之瑶-飞哥
当前离线
主题
0
回帖
12万
积分
管理员
窥视卡
雷达卡
梦之瑶-飞哥
发表于 2020-2-29 01:00:02
|
查看全部
|
阅读模式
您需要登录账号才能看到图片及隐藏内容,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
登录
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
×
历史的发展,如同陀螺的运动,不停地旋转,一圈又一圈,周而复始。
在周期性的运动中,有某种恒定的东西,始终保持不变。
这是一种规律,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。
杜牧说:
“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,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。
”不使“后人复哀后人”,便是我们以史为鉴的意义。
所以我们在柏杨“
瓶颈定律
”、秦晖“
黄宗羲定律
”、吴思“
血酬定律
”、“
成王败寇
”定律、“
家族盛衰循环定律
”等众多历史定律中,精选出对当下人们最具启示的五大定律。
细细品味,这五大历史律,何尝不是人生律!
第一定律:
“黄炎培窑洞定律”
殷纣王即位不久,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。
贤臣萁子对此说:
“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,要配犀角之碗,白玉之杯。
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,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。
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,住茅草陋屋,而要衣锦绣,乘华车,住高楼。
国内满足不了,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。
我不禁为他担心。
”
后来纣王果然如此,百姓怨而诸侯叛,亡其国,自身“赴火而死”。
世人贪欲不都这样吗?
得寸进尺,得陇望蜀,没有止境的。
《诗》云,“商鉴不远”,究竟要我们鉴什么?
首先,一定不能有“第一次”。
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,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,洪水便会一泻而下。
看一看那些贪官,只要收了第一笔贿金,以后的事便不由他了。
只是,人的意志力薄弱,一旦坐上权力的交椅,有几个人能拒绝这第一次?
所以更当警醒。
然后,要知道整个过程是“进行性”的。
癌症就是进行性的,不断地发展,不会中止,也不会逆转,一直进行。
已经开启了这个进程,悬崖勒马还是来得及的,虽然更难。
最后,“其亡也忽焉”。
李自成打进北京,一生事业达到巅峰,由巅峰而到落荒而走,大起大落,也在转瞬之间。
殷纣王之后两千多年,还有周幽王、秦二世、陈胜、王莽、陈后主、隋炀帝、黄巢、朱温、李煜、李自成、洪秀全、蒋介石等,“其亡也忽焉”何其多。
所以更应重视前两步的防微杜渐。
黄炎培曾在延安的窑洞中,向毛泽东提起“其亡也忽焉”这样的历史规律,因此有人将这个定律称为“黄炎培窑洞定律”。
第二定律:
“兔死狗烹”定律
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,卧薪尝胆,精神非凡。
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和范蠡,却在成就大业之后,一个被杀,一个逃跑。
杀文种的时候,勾践说:
“你教我灭吴有七种方法,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,你那里还有四种,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。
”范蠡此前就曾劝过文种:
“飞鸟尽,良弓藏;
狡兔死,走狗烹。
”
兔死狗烹这样的事,历史上不断地重演,汉高祖刘邦杀韩信,明太祖朱元璋几乎杀尽功臣……世人无论是谁,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,总会不由自主这样去想——原本抢来的东西,难保不被别人抢去。
人为什么会是这样,共患难易,同富贵难?
现在有些做生意的人,若是几个人合伙共同创业,开始时兢兢业业、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拚搏,尚能齐心协力;
一旦家大业大,有了丰厚的利润,就会生出异心,彼此猜忌、龃龉,终至分道扬镳。
难道人的天性就是这样?
人在社会上打拼,只要涉及合作,就都要尤其注意这一点,有所心理准备,备好解决措施,省得最后“人财两空”。
后人把范蠡的这个定律表述为,“狡兔死,走狗烹;
飞鸟尽,良弓藏;
敌国灭,谋臣亡。
自古患难易共,富贵难同。
”
第三定律:
小人“包围”定律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论及天下兴亡之道:
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
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
”
但小人却更善于“包围”。
贤臣和小人,人所不齿,但在中国历史上作用却很大。
皇朝的灭亡,国家的劫难,往往与他们有关。
“指鹿为马”的赵高,“口蜜腹剑”的李林甫,祸国“六贼”童贯、高俅、蔡京等,陷害忠良的秦桧,两面三刀的严嵩……
鲁迅说,凡是“猛人”,“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,围得水泄不透。
”结果,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,有近乎傀儡的趋势。
”“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,原因即在包围……”这就是包围定律。
包围是真实存在的,有权力就一定有包围。
权力越大,包围就越厚。
权力者即便走出去巡视,就算走到了田间地头,也得不到真实,因为“下面”的人熟谙蒙骗之术,一切场景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,滴水不漏,皆大欢喜。
生活中,职场上,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第四定律:
柳宗元“敌戒”定律
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“敌戒”的短文,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,大意是从来人们都把敌人看作是祸害,无力者避之,有力者根除之,柳公却认为有敌人是好事。
毛泽东对此推崇备至。
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,有很大不同。
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,列国争雄,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。
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,就必须励精图治。
中国的历史与欧洲完全不同,自秦统一以后的两千年,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,除了王朝更迭的战乱期,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较量。
没有强大的敌人,失去了外部的压力,内部自然就腐化。
未闻边塞号角,但见歌舞升平。
自秦以后,皇朝的历史,一代不如一代。
正是这种历史环境长期地作用,使中国人耽于安乐,不思进取,怯懦畏惧,麻木不仁。
没有了竞争的压力,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。
当今世界,美国独大,是三次大战(两次热战一次冷战)造就了美国人之“横”。
中国人讲究“中庸”,讲究“和为贵”,这是中国的哲学和传统。
热爱和平是一件好事,但前提条件是不会有别人打进来,亡了国。
霹雳之声,撼人心魄。
中华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一定要克服我们千年之惰性,振奋民族精神,从容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竞争。
第五定律:
“五世而斩”定律
当年八旗兵入关,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”这只凶猛的老虎后来为什么会变成那般熊样?
富贵人家,总是难以持久,这是中国历史的规律。
孟子曰:
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。
”一个有本事的君子,得了个好位子,挣了一大份家业,想千秋万代地传下去,但“五世而斩”,君子的梦想终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。
老百姓的说法,更加令人扫兴:
“富不过三代。
”五世也好,三代也好,贫与富是在不断地转换。
也许这是一种自然的调节,自然的公正。
为什么富者不能恒富?
富贵人家之所以会出败家子,原因有四:
一曰 “骄”。
八旗兵入关,满人成为统治阶级,拥有特权。
八旗子弟一不务农,二不做工,对汉人有强烈的优越感。
由“骄”而“横”,一些贵胄子弟仗恃父兄的特权,在社会上横行霸道,欺男霸女,于是怨恨四起,积怨日深,埋下被颠覆的隐患。
二曰“奢”。
中国的富人尤其是一些新贵,有暴发户心态,喜欢彼此攀比,讲排场,一掷千金。
这是一种流行病,一直流行到今天。
生于锦绣丛中的富家子弟耳濡目染,他们的攀比和挥霍更是青出于蓝。
再大的家业,也经不起这样的挥霍。
三曰“淫”。
“富贵不能淫。
”此处“淫”字之义是被迷惑和放纵。
富贵能迷惑人,使人放纵。
正如现在人们所说,男人有钱就学坏。
有钱会使人产生更多的欲望,最终使人堕落。
一个堕落的人,如何指望他去延续富贵家业?
四曰“逸”。
“学好数理化,不如有个好爸爸。
”这句话流传很广。
好爸爸是很有用的,他可以帮我们进入好大学,帮我们安排好工作,帮我们步入上流社会,过安逸生活。
但好爸爸也有很大的副作用,他使我们失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失去了这种精神,则一切富贵注定不能持久。
这给今天的为人父母者敲响了警钟,不能不去思考,好的家庭教育,到底要给孩子什么?
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”“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”
“历史是一面镜子”,因为它可以照出我们的丑、我们的妄、我们的困境。
“以史为镜”,因为看到了、看清了,我们才会在羞耻和惭愧中去洗净心上的土、眼中的尘,整理好我们凌乱的衣装。
于是才能够,真真实实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
中国五千年
,
大历史定律
,
人生定律
<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提升卡
置顶卡
沉默卡
喧嚣卡
变色卡
千斤顶
照妖镜
返回列表
发布新帖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加入我们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服务支持
官方商城
成功案例
常见问题
售后服务
投诉/建议联系
xm520vip@gmail.com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复制和建立镜像,
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关注公众号
关注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01-2025
灵歆论坛
版权所有
All Rights Reserved.
|
网站地图
关灯
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进入小程序页面
QQ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